能應付任何工作負載的 EPYC™ 處理器

無論工作負載需求為何,第 4 代 AMD EPYC™ 處理器產品組合能提供您拓展業務的解決方案。從一般用途到邊緣運算,都有一款處理器能滿足每個資料中心的需求。

vertical-gradient-1.png

效能與 AI 最佳化

您想要的效能

AMD EPYC™ 處理器可驅動最佳化的高效能 x86 伺服器,滿足最嚴苛的一般用途和仰賴 AI 技術的資料中心工作負載。

您需要的效率

AMD EPYC™ 處理器為最節能的 x86 伺服器提供動力,幫助您降低能源成本,並實現企業永續發展目標。1

安全性

資料安全威脅正不斷增加與進化,平台供應商必須保持警戒和提供可靠支援。AMD EPYC™ 處理器含有一整套全方位的安全性功能 AMD Infinity Guard,有助於在擴大採用 AI 及雲端技術的趨勢發展下,保護您的資料安全。2

卓越的效能與效率

採用 AMD EPYC™ 9004 處理器的伺服器可在部分最常見的企業和 AI 工作負載上提供革新體驗。

  • 企業關鍵作業輸送量提升高達 60% – 維持 SLA3
    *比較 SPECjbb®2015-MultiJVM Critical-jOPS 雙路 96C EPYC™ 9684X 與雙路 64C Xeon Platinum 8592+

  • 執行 HPC 運算流體動力學的上市時間縮短高達 2.1 倍4
    *比較 ANSYS® Fluent® 2022 R2 測試用例雙路 96C EPYC™ 9684X 與雙路 56C Xeon 8480+

  • 每系統效能瓦數提升高達 2.7 倍 - 降低伺服器能源成本5
    *比較SPECpower_ssj®2008 overall ssj_ops/W 雙路128C EPYC™ 9754 與雙路 128C Altra® Max M128-30

  • 總 AI 使用案例每分鐘輸送量增加約 65%6
    *比較 TPCx-AI SF30 雙路 96C EPYC™ 9654 與雙路 64C Xeon 8582+

AMD EPYC™ 處理器為現代資料中心效能最高的 x86 伺服器提供動力,在各項主要產業基準測試中都展現出破世界紀錄的效能。

  • 94 項商業應用程式世界紀錄 
  • 51 項資料管理與分析世界紀錄
  • 180 項 HPC/技術應用程式世界紀錄
  • 42 項基礎架構/HCI/SDI 世界紀錄
  • 48 項能效世界紀錄

截至 2024 年 5 月 2 日的 AMD EPYC™ 系列處理器,請參閱 amd.com/worldrecords 以取得完整清單。

 

適合各種工作負載的創新設計

第 4 代 AMD EPYC™ 系列處理器的產品組合豐富多樣,無論是 AI、一般用途,或工作負載最佳化解決方案,都能找到適合的型號。

這些處理器最高擁有 128 個 “Zen 4” 或 “Zen 4c” 核心,具備優異的記憶體頻寬和容量。  創新 AMD 小晶片架構,可實現高效且節能的解決方案,最適合滿足您各種運算需求。

EPYC 系列
AI、一般用途和企業運算

EPYC™ 9004 系列處理器 

AMD EPYC™ 9004 處理器能為您的關鍵業務應用程式帶來非凡效率。此處理器系列的原代號為 “Genoa”,具備卓越效能,並針對從企業到雲端的各種工作負載進行最佳化。

  • 以每核心效能超高的 9004F 型處理器加速工作負載。
  • 將資料中心的佔用空間現代化,並降低能源消耗量
  • 最小化 TCO,同時將各種工作負載的成果最大化
EPYC 系列
技術運算

採用 AMD 3D V-Cache™ 技術的 EPYC™ 9004 系列處理器

採用 3D V-Cache™ 技術的 AMD EPYC™ 9004 系列處理器(原代號為「Genoa-X」)已經達到全新高度,有助於解決現今最複雜的設計與模擬挑戰。 

  • 每個插槽配備多達 96 顆 "Zen 4" 核心以及 1152 MB 的 L3 快取,可提供開創性效能
  • 加速產品設計,實現低 CAPEX 與 OPEX
  • 採用高效能的 x86 伺服器處理器來進行技術運算,駕馭嚴苛的設計和模擬工作負載,全面提升生產力。
EPYC 系列
雲端原生運算

EPYC™ 97x4 系列處理器 

原先代號為「Bergamo」的第 4 代 AMD EPYC™ 97x4 處理器,其效能、密度及能效可因應持續成長的雲端原生環境,提供毫不妥協的運算能力。

  • 系統層級的執行緒密度,能針對雲端原生工作負載成長與基礎架構整合時的需求,提供可擴充效能
  • 廣泛的 x86 軟體相容性
  • 完整的服務生態系統,支援快速且流暢的部署作業
EPYC 系列
雲端服務、智慧邊緣,以及電信運算

EPYC™ 8004 系列處理器 

原先代號為「Siena」的 AMD EPYC™ 8004 處理器是一款專為單插槽平台設計,節能效率超高的處理器。這些處理器以小體積搭載高達 64 個「Zen 4c」核心以及 6 個通道的 DDR5 記憶體,非常適合在空間與功率雙雙受限的環境下部署。

  • 在低至 70 瓦的功耗範圍中提供卓越效能
  • 適用於 NEBS,還能延伸操作範圍,為您帶來更安靜的操作與非資料中心部署
  • 將雲端、電信網路、零售設定或智慧邊緣的效能最佳化

合作夥伴解決方案

AMD 與眾多合作夥伴合作一同設計和開發採用第 4 代 AMD EPYC™ 的最佳化解決方案。

支援與資源

尾註
  1. EPYC-028D:SPECpower_ssj® 2008、SPECrate®2017_int_energy_base 和 SPECrate®2017_fp_energy_base 基於截至 2024 年 2 月 21 日 SPEC 網站上公佈的結果。以 VMmark® 伺服器功耗-效能/伺服器和儲存功耗-效能 (PPKW) 為基礎的結果,公佈於以下網站:https://www.vmware.com/products/vmmark/results3x.1.html?sort=score。在排名前 105 位的 SPECpower_ssj®2008 出版品中,最高總效率 overall ssj_ops/W 結果都採用 AMD EPYC 處理器。對於 SPECrate®2017 Integer(能源庫),AMD EPYC 處理器為 SPECrate®2017_int_energy_base 效能/系統 W 分數的前 8 名提供動力。對於 SPECrate®2017 Floating Point(能源庫),AMD EPYC 處理器為 SPECrate®2017_fp_energy_base 效能/系統 W 分數的前 12 名提供動力。在 VMmark® 伺服器功耗-效能 (PPKW) 方面,前 5 名是與 2 插槽和 4 插槽伺服器配對的結果,優於所有與其他插槽配對的結果,並且在 VMmark® 伺服器和儲存功耗-效能 (PPKW) 方面的總得分最高。請參閱 https://www.amd.com/en/claims/epyc4#faq-EPYC-028D 瞭解完整清單。有關 AMD 永續性目標的更多資訊,請參閱:https://www.amd.com/zh-tw/corporate/corporate-responsibility/data-center-sustainability.html。有關 SPEC® 的更多資訊,請造訪 http://www.spec.org。SPEC、SPECrate 和 SPECpower 為 Standar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orporation 的註冊商標。VMmark 是 VMware 在美國和其他國家/地區的註冊商標。
  2. GD-183A:不同世代和/或系列的 EPYC™ 處理器具有不同的 AMD Infinity Guard 功能。伺服器 OEM 和/或雲端服務供應商必須啟用 Infinity Guard 安全性功能才能執行。請諮詢您的 OEM 或供應商,以確認是否支援這些功能。如需瞭解更多關於 Infinity Guard 的資訊,請前往 https://www.amd.com/zh-tw/products/processors/server/epyc/infinity-guard.html
  3. SP5-104B:SPECjbb® 2015-MultiJVM Critical-jOPS 基於截至 2024 年 1 月 4 日 www.spec.org 上公佈的分數。配置:雙路 AMD EPYC 9684X(679,119 SPECjbb®2015 MultiJVM critical-jOPS,783,622 SPECjbb®2015 MultiJVM max-jOPS,總計 192 核心,https://spec.org/jbb2015/results/res2023q3/jbb2015-20230906-01166.html)的 critical-jOPS 效能是雙路 64C Intel Xeon Platinum 8592+(421,207 SPECjbb®2015 MultiJVM critical-jOPS,480,007 SPECjbb®2015 MultiJVM max-jOPS,總計 128 核心,https://spec.org/jbb2015/results/res2024q1/jbb2015-20231224-01210.html)已發佈數據的 1.61 倍。SPEC® 及 SPECjbb® 為 Standar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orporation 的註冊商標。請參閱 www.spec.org 瞭解更多資訊。
  4. 視系統組態、軟體版本及 BIOS 設定等因素而定,結果可能有所不同。請參閱 https://www.amd.com/system/files/documents/amd-epyc-9004x-pb-ansys-fluent.pdf。  備註:2022R2 測試用例包括 ice_2m、landing_gear_15m、pump_2m、fluidized_bed_2m、f1_racecar_140m、aircraft_14m、aircraft_2m、open_racecar_280m、sedan_4m、combustor_12m、combustor_71m、lm6000_16m、rotor_3m、exhaust_system_33m、oil_rig_7m。
  5. 視系統組態、軟體版本及 BIOS 設定等因素而定,結果可能有所不同。請參閱 https://www.amd.com/system/files/documents/amd-epyc-9754-pb-spec-power.pdf
  6. SP5-051A:TPCx-AI SF30 衍生工作負載比較是根據 AMD 執行多個 VM 實體的內部測試,資料截至 2024 年 4 月 13 日為止。彙總端對端 AI 輸送量測試是從 TPCx-AI 基準測試衍生而來,因此無法與已發佈的 TPCx-AI 結果相比,因為端對端 AI 輸送量測試結果不符合 TPCx-AI 規格。AMD 系統配置:處理器:2 x AMD EPYC 9654;頻率:2.4 GHz | 3.7 GHz;核心:每個插槽 96 個核心(每個插槽 1 個 NUMA 域);L3 快取:384 MB/插槽(總計 768 MB);記憶體:1.5 TB (24) Dual-Rank DDR5-5600 64 GB DIMM,1DPC(平台支援最高 4800 MHz);NIC:2 x 100 GbE Mellanox CX-5 (MT28800);儲存:3.2 TB Samsung MO003200KYDNC U.3 NVMe;BIOS:1.56;BIOS 設定:SMT = 開啟,Determinism = Power,NPS = 1,PPL = 400W,渦輪加速 = 啟用;OS:Ubuntu® 22.04.3 LTS;測試配置:6 個實體,64 個 vCPU/實體,2663 個彙總 AI 使用案例/分鐘,作為比較對象之 Intel 系統配置:處理器:2 x Intel® Xeon® Platinum 8592+;頻率:1.9 GHz | 3.9 GHz;核心:每個插槽 64 個核心(每個插槽 1 個 NUMA 域);L3 快取:320 MB/插槽(總計 640 MB);記憶體:1 TB (16) Dual-Rank DDR5-5600 64 GB DIMM,1DPC;NIC:4 個 1GbE Broadcom NetXtreme BCM5719 Gigabit Ethernet PCIe;儲存:3.84 TB KIOXIA KCMYXRUG3T84 NVMe;BIOS:ESE124B-3.11;BIOS 設定:超執行緒 = 啟用,渦輪加速 = 啟用,SNC = 停用;OS:Ubuntu® 22.04.3 LTS;測試配置:4 個實體,64 個 vCPU/實體,1607 彙總 AI 使用案例/分鐘視系統組態、軟體版本及 BIOS 設定等因素而定,結果可能有所不同。  TPC、TPC Benchmark 和 TPC-C 是 Transaction Processing Performance Council 的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