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Image

全新第4代EPYC處理器為雲端原生與技術運算帶來領先效能

Microsoft Azure與Meta在資料中心與人工智慧技術發表會上展現對AMD EPYC處理器的支持

台北 2023年6月14日 -- AMD(NASDAQ: AMD)在「資料中心與人工智慧技術發表會」上宣布於第4代EPYC™處理器產品陣容新增兩款工作負載最佳化的全新處理器。搭載“Zen 4c”核心架構的AMD EPYC 97X4雲端原生最佳化資料中心處理器進一步擴大EPYC 9004系列處理器,提供領先的雲端原生運算所需的執行緒密度和規模。此外,AMD亦發表採用AMD 3D V-Cache™技術的第4代AMD EPYC處理器,適用於要求最嚴苛的技術運算工作負載。

AMD執行副總裁暨資料中心解決方案事業群總經理Forrest Norrod表示,在工作負載最佳化的運算時代,AMD全新處理器正在突破資料中心的極限,提供更高水平的效能、效率和可擴展性。我們將產品藍圖與客戶的獨特環境緊密結合,第4代AMD EPYC處理器系列的每款產品都經過量身打造,為通用型、雲端原生與技術運算工作負載挹注令人驚豔的領先效能。

推動雲端原生運算

雲端原生工作負載是快速成長的應用類別,其在設計時考量雲端架構,並可快速開發、部署和更新。相較Ampere,AMD EPYC 97X4處理器具備多達128個核心,可為關鍵的雲端原生工作負載提供高達3.7倍的吞吐量效能提升註1。此外,採用“Zen 4c”核心的第4代AMD EPYC處理器可為客戶提供高達2.7倍的能源效率提升註2,每台伺服器支援高出3倍的容器註3,以最大規模推動雲端原生應用。

在資料中心與人工智慧技術發表會上,Meta分享這些處理器如何為他們的Instagram、WhatsApp等主流應用程式提供卓越效能;與第3代AMD EPYC處理器相比,第4代AMD EPYC 97x4處理器為Meta各種工作負載帶來顯著的效能提升,同時大幅度的減少TCO,AMD與Meta對EPYC CPU進行最佳化,以滿足Meta對功耗效率與運算密度的要求。

型號

核心

最高執行緒

預設熱設計功耗(TDP)

基礎頻率

提升頻率註4

L3快取

9754

128

256

360瓦

2.25 GHz

3.10 GHz

256MB

9754S

128

128

360瓦

2.25 GHz

3.10 GHz

256MB

9734

112

224

320瓦

2.2 GHz

3.0 GHz

256MB

卓越的技術運算效能

技術運算能夠實現更快的設計迭代和更強大的模擬效能,協助企業設計出引人注目的全新產品。採用AMD 3D V-Cache技術的第4代AMD EPYC處理器進一步擴大AMD EPYC 9004系列處理器,為計算流體動力學(CFD)、有限元素分析(FEA)、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和結構分析等技術運算工作負載提供全球最頂尖的x86處理器註5。採用AMD 3D V-Cache的第4代AMD EPYC處理器配備多達96個“Zen 4”核心與領先業界的1GB以上L3快取,每天可在Ansys® CFX®中完成高達兩倍的設計工作,顯著加快產品開發速度註6

在資料中心與人工智慧技術發表會上,微軟宣布全面推出Azure HBv4與HX實例,採用搭載AMD 3D V-Cache技術的第4代AMD EPYC處理器。最新實例為要求最嚴苛的HPC應用作出最佳化,相較上一代HBv3提供高達5倍的效能提升,並可擴展至數以十萬個處理器核心。

型號

核心

最高執行緒

預設熱設計功耗(TDP)

基礎頻率

提升頻率註1

L3快取

9684X

96

192

400瓦

2.55 GHz

3.70 GHz

1,152MB

9384X

32

64

320瓦

3.10 GHz

3.90 GHz

768MB

9184X

16

32

320瓦

3.55 GHz

4.20 GHz

768MB

第4代AMD EPYC處理器的全系列產品現已上市,其功能和插槽與現有AMD EPYC 9004系列處理器的系統相容,提供無縫升級方式。欲觀看主題演講,請參閱此連結,欲瞭解更多關於第4代AMD EPYC處理器,請參閱AMD官網。欲瞭解更多關於AMD客戶的證言,請參閱此連結

相關資源

關於AMD

50多年來,AMD(NASDAQ:AMD)推動創新高效能運算、繪圖及視覺技術。全球數十億的消費者、世界500強企業以及尖端科學研究機構皆仰賴AMD的技術來改善生活、工作及娛樂。AMD員工致力於研發領先的高效能與自行調適產品,不斷突破技術的極限。欲瞭解AMD如何成就今天,啟發未來,請瀏覽AMD網站部落格LinkedInTwitter

 

©2023年,AMD公司版權所有。AMD、AMD箭頭、EPYC、3D V-Cache及上述名稱的組合為AMD公司的商標。其他產品名稱只為提供資訊為目的,也可能是各自所有者的商標。

註1:實際結果可能受各項因素影響而有差異,其中包括系統組態、軟體版本、以及BIOS設定。截至2023年6月13日,敬請參閱雲端原生工作負載https://www.amd.com/system/files/documents/amd-epyc-9004-pbcloud-native-workloads.pdf

註2:實際結果可能受各項因素影響而有差異,其中包括系統組態、軟體版本、以及BIOS設定。截至2023年6月13日,敬請參閱 https://www.amd.com/system/files/documents/amd-epyc-9004-pb-spec-power.pdf.

註3:SP5-149:容器密度吞吐量是根據可持續的25k電子商務Java營運/安全/容器負載,直到超過服務水準協議(SLA),使用合併伺服器上超過90%的核心執行伺服器端的Java負載,於2023年6月13日由AMD進行量測。共用的容器設定:配置40GB記憶體、相近的磁碟與網卡。2P伺服器組態:2P EPYC 9754 128C/256T SMT ON;記憶體:1.5TB=24 x 64 GB DDR5 4800記憶體;作業系統Ubuntu 22.04版;NPS設置:L3以NUMA模式執行16個vCPU,對比2P Xeon Platinum 8490H 60C/120T HT ON;記憶體:2TB=32 x 64 GB DDR5 4800記憶體;作業系統Ubuntu 22.04版;NPS設置:NPS 2執行16個vCPUs對比2P Ampere Aitra Max 128-30;記憶體:1TB=16 x 64GB DDR3200記憶體;作業系統Ubuntu 22.04版;NPS設置:NPS 1執行25C,實際結果可能受許多因素影響而有差異,其中包括系統組態、軟體版本、以及BIOS設定。

註4:EPYC-018:AMD EPYC處理器的最高升頻(Max boost)係指處理器中任一核心在伺服器系統正常執行條件下能達到的最高時脈頻率。

註5:SP5-165:EPYC 9684X處理器是全球效能最高的技術運算x86伺服器處理器,此比較結果是根據2023年6月13日SPEC.org官網的量測跑分、評級、或每日完成任務的數據,包括SPECrate®2G17_fp_base(SP5-009E),Altair AcuSoive(https://www.amd.com/en/processors/server-tech-docs/amd- epyc-9004x-pb-altair-acusolve.pdf);Ansys Fluent(https://www.amd.com/en/processors/server -fech-docs/amd-epyc- 9004x-pb-ansys-fluent,pdf);OpenFOAM(https://www.amd.com/en/processors/server-tech-docs/amd-epyc-9004x-pb- openfoam.pdf);Ansys LS-Dyna(https://www.amd.com/en/processors/server-tech-docs/amd-epyc-9004x-pb-ansys-ls- dyna.pdf);以及Altair Radioes(https://www.amd.com/en/proce$sor$/$erver-tech-doc$/amd-epyc-9QQ4x-pb-attairradioss.pdf)應用測試案例模擬平均加速效果,在2P伺服器上執行96核心的EPYC 9684X,對比頂尖2P效能型通用56核心Intel Xeon Platinum 8480+或60核心Xeon 8490H打造的技術運算專用伺服器。AMD定義的技術運算或技術運算工作負載包括電子設計自動化、運算流體力學、有限元素分析、地震層析成像、氣象預測、量子力學、氣候研究、分子建模、或類似的工作負載。實際結果可能受許多因素影響有差異,其中包括晶片版本、硬體與軟體組態以及驅動程式版本。SPEC®、SPECrate®以及SPEC CPU®是Standar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orporation的註冊商標。如欲瞭解詳細資訊,敬請參閱www.spec.org。

註6:https://www.amd.com/system/files/documents/amd-epyc-9004x-pb-ansys-cfx.pdf

新聞聯絡人:

美商超微半導體
高惠如 Robyn Kao
Tel:2655-8885 EXT.23352
Email: Robyn.Kao@amd.com

世紀奧美公關
黎淑玲 Jannie Lai / 江曉婷 Linda Chiang
Tel:7743-9139 / 7743-9137
Email: JannieSL.Lai@eraogilvy.com
LindaHT.Chiang@eraogilvy.com

Share:

媒體庫


搜尋並下載最新的 AMD 公司和產品標誌、影像和幕後花絮